浏览:15185
盖世汽车讯 综合外电报道,中国宁波均胜电子公司(Ningbo Joyson Electronic Corp.)有意收购日本气囊巨头高田公司。后者因缺陷气囊造成全球上亿辆汽车召回,陷入财务困境,亟待投资方救援。
均胜和KSS完全合并后再图收购
2016年6月2日,均胜电子和百利得KSS(Key Safety Systems Inc.)发布声明称,两家公司已经完成合并。今年2月2日,均胜在停牌三个月后,揭晓了拟定增募资收购的两项海外汽车行业资产的计划,收购金额合计超过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拿下德国TechniSat Digital GmbH Daun(简称“TS道恩”)的信息系统业务和美国百利得KSS。
均胜通过新设立的美国全资子公司Knight MergerInc.(简称“Knight”),将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收入麾下。该交易的基准合并对价为9.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
经过近4个月的流程,均胜和百利得终于宣布已经完成了合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百利得全球总裁罗冠宏(Jason Luo)披露称,均胜和百利得正在评估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市场的机遇,而日本高田公司“可能成为兴趣点”。《美国汽车新闻》等外媒解读为,均胜与百利得有意收购高田。
不过罗冠宏并未给出均胜/百利得收购高田意向的细节信息,也没有证实双方是否已经在协商对话中。高田方面则对上述报道未予置评。
上周,彭博社报道称,纽约投资公司KKR & Co.正在与其他企业讨论,对高田发起收购。目前尚不知晓均胜是否参与KKR的收购中。由于“气囊门”事件的冲击,高田的市值较大召回之前大幅下跌45%,大约为3.27亿美元,正是收购的良机。
高田的大麻烦
高田气囊充气装置采用了硝酸铵材料,在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条件时,可能受外界影响产生爆炸,并且高田气囊并未使用干燥剂消除隐患。在气囊充气装置爆炸后,一些金属碎片可能飞溅并杀伤车内人员。
高田气囊导致的汽车召回总数之大、延续时间之久,在汽车历史上无出其右。从2008年开始,高田气囊就在事故中暴露缺陷,并涉及小规模召回。自2013年起,高田气囊遭遇大规模召回,并连续刷新汽车行业召回数量纪录。
·2015年5月中旬,“高田气囊门”就以全球累计3,600万辆次(部分车辆召回超过一次)成为史上最大汽车召回案。
·就在当月底,总数又突破了4,000万辆。
·2015年11月,高田气囊导致的全球汽车召回总数超过5,000万辆。
进入2016年,这一数字仍然在继续大幅膨胀。5月27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通知,因高田安全气囊存在缺陷,八家车企将分阶段召回1,200万汽车,其中菲亚特克莱斯勒公司(FCA)将召回430万辆,本田将召回450万辆,丰田将召回160万辆,马自达召回731,000辆,日产召回402,000辆,斯巴鲁召回383,000辆,三菱召回38,000辆,法拉利召回2,800辆。
盖世汽车和《日本经济新闻》等外媒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高田气囊总计导致汽车召回1.2亿辆,相当于“踏板门”事件的10多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车企为本田,去年就已经超过2,450万辆。而丰田在6月最新召回之后,总数也达到1,700万辆。由于高田还在陆续曝出有缺陷的气囊应用范围,因而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1.2亿辆的数字仍将持续发酵。
今年3月,彭博社报道称,“气囊门”可能总共给高田带来240亿美元的损失,这几乎是其当下市值的80倍。换个说法,“将高田卖了也赔不起”。为此,高田在5月份雇佣Lazard投行,帮助其进行财务重组,减少召回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