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54067
说到线束中国,在中国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行业可谓大名鼎鼎,尤其是在电线束和接插件领域。然而提起陕西浩唐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浩唐工贸”),却知之甚少。日前,在201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行业年会上,浩唐工贸总经理马红军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不仅为我们捋清了浩唐工贸与线束中国的关系,而且详细分析了互联网+线束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汽车零部件》:请简要介绍一下浩唐工贸与线束中国的关系。
马红军:陕西浩唐工贸有限公司2010年始搭建线束中国平台,从最初收集整合线束厂的呆滞料开始直到今天,线束中国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已经全方位的发展成了一个集连接器、橡胶件、管材、线缆、设备、胶带等线束链式企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汽车零部件》:请介绍一下我国汽车线束行业的现状。
马红军:汽车线束遍布整个汽车中,主要包括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等。随着汽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功能需要线束的支持。尤其是ABS、E-BOX系统的普及和升级,大大提高了单车线束价值。据调研情况,传统汽车中平均需要65套线束,总价值在2000~4000元左右,在一些高端车型中更是高达5000~6000元。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球销售汽车达到8816万辆,预计汽车线束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400亿美元。
国内对线束行业需求增加,带动了线束行业市场的投资建设。但我国线束制造业厂家众多,制造水平和规模差异较大,缺乏国际性知名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竞争力较弱,技术开发认识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由此我国线束行业依然处于发展阶段,属于完全竞争类市场,国内尚无垄断型企业,线束市场存在较大发展机会。
《汽车零部件》:请介绍一下我国汽车线束行业的存在的问题。
马红军:首先,需求的多样化,生产订单变更频繁,就导致库存压力增加和现货求购困难加剧。其次,产品种类标准繁多,生产计划难协调。导致生产工艺要求大幅提升。而传统的一眼三用的老式工作方法,使工作效率很慢而且很容易出错。一张复杂的图纸企业要投入3~5人一起做需要2天多时间才能统计完数据,导出生产工艺卡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了。还不包括图纸改动。再次,在面临国外品牌竞争压力加大的同时,线束行业还存在信息不通畅、资源不共享,比如规模不大的线束厂也聘用了技术人员,却没有条件更多的使用,为什么不能外包给专业的线束设计公司?还有一些国产商的模具一大堆,成本降不下来,为什么不能只做一款产品,用最好的投入,做的比进口件还牛?这里面有很多原因,要么是订单量不够大,要么是信息不通畅,不知道哪些技术设计靠得住还高效低廉,所以这个时候,平台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第四,很多线束厂的设计不统一,绘制的线束图纸基本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规范。自成一派不说,就连同一公司的不同工程师绘制的线束图纸都五花八门,因此造成开发部门图纸不规范、管理混乱、各项目组之间沟通不畅,物料平台化实施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软件人员不懂线束、线束工程师不懂程序、汽车线束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等原因造成大量的效率低、错误率高、人员臃肿,不止是生产效率得不到提高,更给企业造成大量的物料浪费和劳动力成本提高。
《汽车零部件》:面对我国汽车线束行业的存在的问题,是线束中国发展的机遇吗?
马红军:是的。这个时候,中线CAD就应运而生,获得好几项国家专利的开发软件,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又引进了国内数字化工厂服务商,和易加科技达成战略合作。针对企业全面推进协同制造、高效物流和智能管理,利用软件和终端一体化信息技术,为企业量身定制高品质、高效率、高可靠的数字化智能工厂生产,整体解决方案及智能化产品,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工艺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物流管理、仓库管理、到看板管理等都能做到实时有效管控,针对不同企业具体组件模块可根据其应用领域做相应配置。
《汽车零部件》:请介绍一下线束中国的发展现状?
马红军:六年以来,我们成功构建了国内最大最全的进口连接器产品数据库(收录整理了31个进口品牌,30余万件进口连接器的型号、图片等内在属性和适配、替代等外部扩展信息,并提供多种智能搜索查询模式);构建了业内首个专业人才数据库,为企业与人才之间架起了信息通道;整理数千篇国内外汽车线束行业基础与前沿的电子文献,为业内打造了首个专业电子图书馆;举行业之力研发的专利软件产品“中线CAD”(专利号:ZL2012 1 0551226.1)和“中线PDM”已在国内数十家线束厂推广使用,并得到高度认可;客户后台数据报告详细的分析了现货市场供应量、价格走势,为企业处理呆滞品提供完善数据;期货分析利用大数据整合了上下游的供销信息,让线束厂采购灵活高效,使贸易商开发目标客户轻而易举。
目前,线束中国已成为国内最大、人气最旺的汽车连接器及相关配套产品、设备的交易信息发布和推广展示平台;注册企业8659家,线束厂家800余家,其中采购人员占55%技术人员30%高管占15%,已经成为线束厂家每天必须浏览的专业平台。国内95%的汽车线束厂,80%的进口件贸易商、近千家国产件生产企业和配套商活跃在线束中国。
为了保证现货的及时性、质量可靠性、价格的优势,线束中国联合三十七家线束厂家搭建“中线商城”,组建贸易团队,将经过线束厂严格把关的进口连接器库存统计到一起,从根源上解决了品质问题;然后进行数据分析,给出合理的价格指向,更快的盘活企业的资金。中线商城作为平台,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有了问题不会再像往常很难处理或没人处理。对企业进行信用分级,更多的企业在中线商城有了资信授权,不再会因为繁琐的审批哪怕一个小小的订单而耽误生产。
《汽车零部件》:目前“互联网+”已经是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线束中国作为电商平台如何应对新的发展?
马红军:电子商务就是革命:淘宝革了实体店的命,微信革了通讯的命,而线束中国也在革命。由于平台的作用,越来越多规模小的贸易商,已经很难再夹缝里生存,靠信息不通畅而赚取利润越来越难,从而转型成优势的代理商;没有优势的加强自身服务。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的部分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电商平台就是将需求进行统筹,各厂家通过电商平台进行货源调配。双方通过简单的指令就可以实现以往复杂和繁琐的采购工作。通过行业大数据的应用,供货方提前预计生产。制造方享受充足和优质的货源。从源头减少了货物呆滞,加速了行业的运转效率。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各方恶性竞争。而是减少中间环节打通信息壁垒。
同时,在配套服务方面,我们加大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在信息互通和智能匹配方面下足功夫。用户在购买一款连接器的同时,精确的将配套的防水栓、电缆、管材都展示给客户,甚至匹配出哪一款模具,用什么刀具的信息。在加强专业性的同时,让客户在平台直接进行可靠、放心的交易,将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
《汽车零部件》:线束中国近年来的发展目标及未来规划有哪些?
马红军: 工业4.0互联网+的时代,大数据共享平台越来越精准,越来越专业。线束中国作为汽车线束厂家的综合服务类平台,愿就行业资源共享、怎么更专业的服务做好平台,在这里和各位分享。
从去年开始,线束中国加大投入,将线束配套行业进行细分、行业化,让每类行业都符合线束厂家的浏览习惯,更贴近生产厂家的展示习惯。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最专业的技术,将供应商的优势淋漓尽致的展示给线束厂家。今年线束中国携手移动互联网,通过APP、微信商城等更加便捷的方式,让用户做到随时随地随身的了解商情、处理呆滞、求购现货、优化供应商。
连接器数据库也是线束中国重拳打造的一个品牌,线束中国出资获取只有技术人员、采购人员凭多年经验总结的各种型号之间的匹配、适配等相关信息,用积分鼓励大家参与,真正实现信息互流,完善产品内容,让采购有了更多的选择,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与资金。
未来线束中国将打造更完善的电子商务,联合银行授信,为诚信企业做到资金担保,放大企业的现金流,让采购更轻松,库管更便捷,线束中国根据大数据分析现货采购,优势集中采购热门型号,用最低廉的价格送达线束厂,全国建立仓储式服务,全面解决物流运输问题。未来线束厂将没有期货现货的概念,只要您需要,无论是十个还是万个,线束中国将在第一时间直达流水线。
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忘初心、矢志前行,专业做事,磨砺技术,为汽车线束行业贡献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