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3687
在钟鼓楼穿越时空
西安的钟鼓楼饱经风霜雨雪的磨炼,取日月星辰之精华。在晨曦暮光之中遥望二者,恍若隔世,不禁感叹千年往事如烟。虽然早已斗转星移,物是人非,钟鼓楼时至今日每天晨钟暮鼓,让人们聆听古老的回响。
No.2
在古城墙骑车,环城一周
登上保存最好的明代城墙,看着西安城车水马龙与古韵古香的交织。走下来或许有点累,租一辆自行车是最好的方式,颠簸在城墙上,细细体味西安独特的历史魅力。
No.3
在回民小吃街“胡吃海喝”
到了西安,最大一重要的事就是“吃”了,回民街是小吃最集中也是最全的地方,特别适合“吃货”们在此溜达一下午,细嚼慢咽直到深夜,绝对能够感到大大的满足!
No.4
去华山看日出
自然的力量超越一切,华山的绝美不仅是日出,还有它无边无际的峰峦,拔地而起,挺立如剑。爬上华山,看到峰峦一个接一个依次从雾中浮出,熹微的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太阳从喧嚣的红霞中迸发而出。
No.5
在街边体会“摇滚不死”
西安拥有许多优秀的乐队和音乐人才,比如许巍、郑钧、魔岩三杰中的张楚等,都出自陕西西安。由于经济和文化条件,西安的摇滚音乐多以“地下”的面貌出现,由琴行和酒吧组织演出,是值得人们去感受的真正摇滚文化。
No.6
十三朝古都,感悟历史踪迹
陕西博物馆收藏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重要文物,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兵马俑更是令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中国古代文明遗迹,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各种遗迹和古代墓葬遍及西安市及其周边,文化历史韵味深重而悠远。
城墙脚下的顺城巷
南门晚霞
兵马俑
佛像与大雁塔
秦始皇兵马俑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从葬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景区内共有三个比较大的俑坑,比较珍稀和知名的单个兵马俑都在坑外独立展示。
大唐芙蓉园
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建于原唐代。
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
钟楼、鼓楼
钟楼,位于市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是一座绾毂东西、呼应南北的轴心建筑。钟楼位于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干道的交汇处,鼓楼位于钟楼西侧约300米处,西大街上,回民街南口。西安鼓楼是中国现保存完好的最大的鼓楼。钟楼的登楼入口在地下环形通道中,鼓楼的登楼入口就在地面。天气好的话,登上钟楼可以从四个方向分别望到四座城门。
乾陵
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于公元684年。乾陵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气势雄伟壮观,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华清池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让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皆在此营建离宫别苑,享受天然的旖旎风情。唐朝时这里便是杨贵妃最喜爱的沐浴修养之处。
骊山
骊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城南,不仅自然景观秀丽,而且有三十余处驰名的文物景点胜迹。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吸引着各代游人。
小雁塔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友谊西路东段南侧的荐福寺内,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典型的密檐式佛塔,与大雁塔东西相向,因规模小于大雁塔,故称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长安保留至今的两处重要标志之一。
大明宫遗址公园
历史上的大明宫是唐代长安城禁苑,唐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史上最宏伟和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如今的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你再现盛唐雄风。游客可以登上丹凤楼门城楼远眺,一睹大墙内外风光,也可以到一楼进入内部保护展馆,观摩遗址的沧桑与震撼。在公园的电影院,IMAX3D电影《大明宫传奇》的特效下,一座座宫殿拔地而起,气势恢弘盛大。亭台楼阁、一桌一椅都仿佛触手可及。观众犹如穿越历史大门,置身1300年前的盛唐王朝。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主要的城门有四座,东门长乐门,西门安定门,南门永宁门,北门安远门,每个城门都由箭楼和城楼组成,东西南北四面还各有若干座规模较小的城门。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餐饮
西安饮食可谓融合了东西南北多方特色,不仅有西北地区特色的面食和清真口味美食,还受到了南边巴蜀地区和东边中原河南一带饮食风格的影响,独具特色而又博采众长。西安本地口味主要以面食为主,许多特色美食历史悠久。而全西安又以回民街的清真小吃最具代表性也最为有名。在2012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站CNNGO票选出亚洲十大最佳小吃城市,西安是唯一入榜的中国大陆城市。由此可见西安美食文化之深远。
美食·
牛羊肉泡馍(清真)
陕西风味美馔,尤以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肉料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油泼面(非清真)
陕西面,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油泼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一带经营,后来在西安很普遍了。它原来是一种很普通的面食,手工擀制的又粗又宽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先配上葱花、肉丝、花椒粉、盐面等配料,再撒上一层厚厚的辣椒面,顿时满碗红光,最后一道工序是关键。
西安凉皮(清真和非清真皆有)
非清真的凉皮店则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所谓“关中套餐”即是一碗凉皮、一个肉夹馍再加一瓶冰峰或者一碗八宝稀饭。
胡辣汤(清真)
西安的胡辣汤是回民的肉丸胡辣汤,牛肉丸子、土豆块、卷心菜、胡箩卜,吃前浇香油,油泼辣子,搭配陀陀馍,掰碎泡在汤里,五香牛肉味。这也是西安本地人早餐的第一选择。
臊子面(非清真)
臊子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誉最盛。臊子面的特点是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面汤油光红润。而岐山臊子面乡土风味尤为浓厚,它具有薄、筋、光、汪、酸、辣、香等特色,吃口柔韧滑爽。
biáng biáng 面
Biáng biáng面是陕西名特小吃,陕西民间流传着一段幽默风趣的“biáng”字歌谣,概括了biáng biáng面的产地特性、食者感受、制作工艺要领、原料、调料、做面人辛勤操作等等各方各面。秦人性格气质,心底宽长,有棱有角,大苦大乐的爽快精神,由此而引出陕西人为之自豪的饮食文化。
歌谣版本各不相同,但基本上是一样的:“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中间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个小勾挂麻糖,坐个车车回咸阳。”按照歌谣,就能清晰地领会biáng字的写法及其中的神韵。
腊汁肉夹馍(非清真)
肉夹馍是源于古城西安的著名小吃,起源于战国,有中式汉堡美誉。实际它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腊汁肉历史悠久,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
购物
在西安可以买到许多陕西的名优土特产品,如核桃、石榴、稠酒、水晶饼、腊牛肉、黄桂稠酒等。这些特产在的各大超市一般都开辟有特产专区来销售,省去游客寻找的麻烦。回民街里也有许多商铺经营各种特产和特色果干、糕饼,可以还价。一些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如各种大小型号兵马俑复制品、剪纸艺术品、埙、户县农民画等,也是游客购买留念或赠送亲友的佳品。这些工艺品在一些百货里辟有专柜销售,但相对较贵;书院门和回民街里销售这类物品的店面很多,而且都可以讲价。
特产
仿秦兵马俑
是兵马俑的缩写复制品,因为是石头所以比较重。一般在旅游商店兜售,而兵马俑周围的小商贩,注意根据做工的精细和他们讲价。
碑石拓片
西安碑林收藏了汉、魏、唐、宋、元、明、清诸朝代碑碣共 2300余件,是我国书法名碑的荟萃之地。西安碑石拓片包括颜真卿的《唐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唐玄秘塔碑》,还有欧阳洵、褚遂良、怀素等大书法家的作品拓本。
临潼火晶柿子
火晶柿子果实扁圆、个小色红,晶莹光亮、皮薄无核,肉丰蜜甜,吃起来凉甜爽口,甜而不腻,味道极佳,且果皮极易剥离。
推荐商店
书院门
靠近碑林博物馆,贴近城墙跟下的一条街,多是古玩字画、文房四宝及手工制品。虽然不免良莠不齐,但认真的话也能淘到宝贝,内里人来人往,煞是热闹。所谓书院门,“书院”是指街巷内的关中书院,再加上毗邻碑林,这么有文化的地方自然也卖的是文化用品。碑帖字画,笔墨纸砚,自然是在书院门才能买到最有“关中文化气息”的好东西。很多西安本地人都来此购买书法、绘画用品,其质量可见一斑。
化觉巷
鼓楼后面(北院门)工艺品一条街,全是一些特色工艺品,皮影、剪纸、景泰蓝、布艺、金属饰品等等。从钟鼓楼广场—鼓楼门下面进去就是回民小吃一条街,工艺品一条街在西边紧临的巷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