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5125
在奥迪德国总部举行的2016年业绩发布会上,面对全球媒体,奥迪竟然在PPT里使用了一张没有“台湾”、“藏南”和“阿克赛钦”区域的中国地图,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
有人认为,这是奥迪有意为之。也有人说,这不过是工作失误无心之举。但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有意还是无心,都不足以直指奥迪这一行为的核心问题。
要笔者说,奥迪在全球媒体前使用明显错误的中国地图,不是“坏”就是“蠢”!但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隐患。
有意为之是为“坏”
如果这是奥迪有意为之,那么在全球媒体前,公然“使用”、“传播”有分裂中国意味的错误的中国地图,就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公然挑战。
作为一家在中国业务体量巨大,“大把大把赚中国钱”的跨国企业,奥迪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罪加一等”,这自然是“坏”。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德国公司第一次这样做了。同为德国豪华品牌,又是世界最大的豪华品牌,奔驰在年会上甚至用中国的国旗作为其销量在中国暴增的背景。去年,该公司旗下中国高官甚至发表了辱华言论。
中国市场俨然沦为这些豪华品牌的金库,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重视。
无心之失即是“蠢”
笔者认为,不管是从德国与中国的关系来看,还是奥迪多年来在中国的表现来看,奥迪恐怕没有“胆子”有意为之。因而,奥迪犯这个“低级错误”最大可能是“无心之失”,这无疑就是“蠢”。
不过,这种随便找个中国员工看一眼就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并不能因为一句“无心之失”就被原谅。
更何况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更何况这场发布会关于中国市场的内容如此之多,更何况还邀请了多家中国媒体。
既然有中方媒体参会,必然有中方员工参与此次活动,那为何还会出现这样的错误?笔者想,这恐怕就要归咎于奥迪德方的“高傲”了。
中方几无话语权
显而易见,发布会所用的PPT可能没有中国员工参与其中。即便有,恐怕也没什么“话语权”,不然不会坐视这么低级的错误出现。而这个细节,不过是整个奥迪中方在奥迪体系里“话语权”不足的一个缩影,不过是奥迪对中国市场没有从心里尊重的一个写照。
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奥迪多年在中国的发展几乎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尤其是再被作为“官车”的那些年,奥迪几乎是国人心目中“豪华”、“高端”、“面子”的代名词。
凭借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奥迪在中国市场一跃成为ABB的领军人物,并在国际上缩短了与宝马和奔驰的差距。从销量数字来看,中国市场是奥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去年贡献了奥迪全球销量的三成以上,是其本土德国市场的近两倍。
可惜,奥迪中方的话语权完全不能与奥迪在中国市场攫取的高额利润成正比。以奥迪等为代表的跨国车企对中国市场的“轻视”由来已久,即便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今天,即便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很多跨国车企活下去的关键,跨国车企的“自大”也仍然存在。
无论是先进技术中外不同步也好,还是国内外召回不一致也罢,对奥迪等跨国车企来说,中国市场不过就是用来攫取利润的,不必过多费心,而他们的中方合作伙伴一般也不会多说什么。
当然,说了也没什么用,这点从奥迪不顾一汽-大众的“感受”,执意要“出轨”上汽,组建上汽奥迪就可见一斑。
奥迪初尝“恶果”
但是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的与日俱增,奥迪也终于尝到了“轻视”中国市场的恶果。
不用心做品牌建设,使得奥迪在没了“官车”光环之后再难有鲜明的品牌特色;不用心理顺经销商网络,是奥迪经销商出现大面积亏损,进而在上汽奥迪的“加码”下大规模“起义”;而奥迪则尝到了增长乏力甚至销量下滑的苦果。
今年前两个月,奥迪累计销量仅有6.7万辆,同比下滑31.5%,不仅丧失了多年的中国豪华品牌销量冠军,更是成为豪华品牌里,唯一一个销量下滑的品牌。
在这个“节骨眼”上,奥迪居然还搞出了“地图门”事件,由此说奥迪之“自大”,已深入骨髓想来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