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家从补贴政策等层面上的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对此,国内各汽车公司也在不断加快推出新能源车型,以抢占新能源市场。有以北汽、吉利、上汽、比亚迪、长安、江淮、奇瑞、知豆、众泰、长城、广汽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也有以蔚来、车和家、威马、小鹏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本文对这几家造车新势力企业情况做以简单分析。
蔚来汽车:量产上市却难摆脱“江淮代工”名声
作为第一个已经量产上市的新兴互联网车企里,蔚来汽车呼声最高。这与其强大的资本靠山及营运不无关系。初创期就有京东刘强东、小米雷军、红杉资本……上市后,更有特斯拉最大外部股东送来了曙光。
然而,蔚来作为一个而全新的品牌,本身不生产电动汽车,这部分重要工作是由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公司来完成。自身认同度先没稳固起来,还甩不掉“江淮代工”的名声,要获得大家的认同,真的有难度。
目前蔚来ES8的售价已经到了40-50万价格区间,面临的对手都是豪华品牌中流砥柱车型。然而要做豪华品牌,可不止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品牌性格和品牌认同这种事情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毋庸赘述,一定会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对蔚来来说,踏实做好研发,按时完成交付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只是一味追求估值和话题,那么会适得其反。
车和家:中途调整战略 首款车型终推出
相较于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车和家显得慢半拍:原本的中短途出行车SEV项目紧急刹车,对原本的SEV生产线进行改装,开始为SUV的生产做准备。
日前获悉,车和家首款车型即将在10月18日正式首发,新车定名为理想制造ONE,是一台中大型增程式电动SUV,采用三排6座或7座两种布局,综合最大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首批量产车于明年下半年交付。
作为一款增程式的中大型SUV,车和家的这款产品在政策支持、商业模式、成本、市场等诸多方面都面临挑战,未来市场表现还有待消费者检验。
威马:异军突起 未来可期
用“异军突起”形容威马汽车一点都不过分。威马汽车,之前一直没花力气在营销和制造话题上,可能几乎没人听过。一直到2017年12月8日,品牌LOGO正式发布,同时就在发布会现场带来了首款量产车型EX5;21日,就曝光产品已进入试装,产品量产指日可待。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种汹汹而来的气势让一种对手汗颜。
相对于其他造车新势力创始人,威马的创始人,沈晖,吉利集团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汽车中国区董事长,还曾在博格华纳和菲亚特动力担任高管,多年的业内经验让他在汽车行业整个供应链上都累积了深厚的人脉资源,他的成本控制能力可以达到SGM或者吉利的水准,对于一家新兴的品牌而言,这是非常难得的能力。另外威马也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
1、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上=成本控制=便宜
2、自己建厂生产=生产进度掌握在自己手上=更快更稳的大规模量产
对于传统车企出身的沈晖而言,迅速将首批电动车量产并以一个低于对手的价格打开市场可能才是更重要的。
小鹏汽车:运营还是制造?
相对于蔚来和威马,小鹏汽车算是造车新势力里面比较奇特的企业了。现有车型都是通过郑州海马代工,而后肇庆自建工厂要2019年第三季度才正式投产,没有造车双资质,据说几个月前才用百万年薪挖了东风日产制造总部的高层过去负责生产制造。
8月15日,小鹏在广州小蛮腰下举办了四周年品牌日,这里面发布的信息更加显示小鹏是汽车行业的特殊存在。小鹏汽车认为智能汽车的核心在于运营,而不是制造。这更为同行人诟病。
在政策利好之下,造车新势力可以轻易的拿到一波波的融资,开始组建团队、发布品牌、圈定合作伙伴,建设生产线。在这整个前区间都有好多的情怀和故事可以讲,但是汽车制造,最终要落实到汽车交付、汽车销售和汽车服务上面来。造车新势力都在逐渐迈过制造的门槛,而随之而来的才是验证成功与否的关键时刻。期待他们后面能交给市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