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12926
昨日,长城“氢能战略全球发布会”于哈弗技术中心举行,魏建军表示,根据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国内的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变革,以氢能、风能、太阳能等为代表的的可再生能源,将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打造一体化生态供应链
发布会上,长城表示希望构建国际级“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打破核心技术壁垒,还联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氢能商业化推广,打造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氢能产业链生态。即:上游制氢-中游储氢-下游核心产品。
上游制氢:采用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实现破世界纪录20.01%的光电转换效率。
中游储氢:应用氢+电储能系统,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储存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将全面供应公交/大巴+重卡/物流+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
(一体化氢能供应链)
“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据悉,氢柠技术是长城汽车柠檬平台核心技术路线之一,涵盖氢燃料电池系统、车载储氢系统及核心关键部件,是具备高性能、高安全、长续航、全气候和全领域特征的零碳交通解决方案。
发布会上,长城汽车将氢柠技术总结为:1整套车规级研发体系、3大技术平台、5大性能优势。
1套研发体系:该研发体系包括100多项企业标准,500多项硬件需求,5000多项软件需求,建立了国内最严格的研发体系,从各方面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
3大技术平台:三平台是氢柠技术的核心,分别为电平台(HE)、电堆平台(HS)、储氢平台(HP)。
5大性能优势:长城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表示:“五高”即高功率(>200千瓦),高效率(>60%),高温度(>100℃),高耐久(>20000小时)和高互联(新能源+智能网联)。
产品战略规划
未来,长城汽车将依托于氢能战略,采取“商乘并举”的模式,通过场景探索带动技术及产业发展,加速产品落地,并再投入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研发,强化“四国五地”全球化研发体系,进一步扩大产能。
2021年,长城汽车将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在全球率先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2022年,首支高端乘用车服务车队将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2023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