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多家车企反馈被长期困扰的“缺芯”问题有所缓解。然而,事情远没有那么快会结束。毕竟,一辆汽车是由大约3万个零部件组成的,任何一个地方出了问题都无法下线。
如此被逼无奈之下,车企也只能“自求多福”。由于俄乌局势升级中断了汽车线束供应,斯柯达正在其捷克总部工厂自己生产线束。
相关行业专家表示,目前缺芯危机仍然处在高位,只是短暂的缓解而已,而其他一些配件供应的短板也将会逐渐显露出来,整体来看整个2022年的全球新车交付效率依然不容乐观。
01
斯柯达自产线束应对供应危机!
据悉,斯柯达在捷克姆拉达-博莱斯拉夫工厂为Fabia小型旅行车组装线束。目前,捷克电缆线束制造商——PEKM在斯柯达提供的组装大厅内建造了必要的生产设备。现在已有工人在该组装大厅组装线束,同时也在培训新员工。
自从俄乌局势升级迫使乌克兰零部件工厂减产以来,斯柯达、大众集团旗下其他品牌、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福特的部分欧洲工厂曾暂停生产。由于供应瓶颈导致线束短缺,斯柯达从3月3日开始将纯电动SUV Enyaq的生产暂停了8周。
为了尽快重启生产,这家汽车制造商及其供应商迅速开始考虑在欧洲和北非的其他制造工厂复制线束的生产。通过这种方式,PEKM在斯柯达提供的装配车间内建造了必要的生产设备,并从4月初开始逐步提高生产能力。
目前,斯柯达FABIA COMBI的线束现在正在斯柯达汽车总部生产,OCTAVIA、KODIAQ、KAROQ和SUPERB车型系列的线束也将在未来几周开始生产。
同时,为了尽可能为未来潜在的供应瓶颈做好准备,斯柯达汽车已从Kromberg&Schubert公司获得了位于拉巴特附近凯尼特拉的摩洛哥工厂的额外产能。此外,这家公司还增加了其位于乌克兰工厂生产的线束数量。
此外,斯柯达汽车还计划复制生产电动汽车充电所需的高压线束等。从6月底开始,这些产品将在罗马尼亚生产。从9月起,乌克兰工厂的生产也将在与大众汽车集团协商后进行复制:OCTAVIA和SUPERB车型的线束也将在摩洛哥丹吉尔生产。
02
汽配供应链危机远不止“缺芯”!
根据相关行业机构的统计数据,虽然俄乌两国在全球汽车产量中占比相对较小,但两国却为全球的半导体芯片产品生产提供了关键的原材料。
其中,两国的氖气产量合计占全球70%,氖气是芯片制造的重要原材料,目前的局势对于芯片供应造成了很大的不可控性。而从2020年初开始,由于突然爆发的新冠疫情,半导体行业已经遭受了重大波及,芯片相关零配件的供应短缺已持续了近两年。
大部分汽车主机厂都因为“缺芯”问题而直接被迫决定减产,或在非安全性、非必要的车辆配置上实行减配。这些被迫的举动已经在售后市场中爆发大量客诉和维权,负面影响巨大。
同时,乌克兰还是线束和其他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地之一,主要向欧洲汽车制造商供应。它不仅拥有成本较低、技术娴熟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还靠近欧洲的汽车工厂,日本藤仓、法国耐克森以及莱尼都在乌克兰西部生产。
相关汽车供应链从业人士还爆料,除了线束外,有很多欧洲汽车制造商还从该国大量采购座椅的面料。另外,在俄罗斯方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镍、锂等金属,俄罗斯是相当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国。
03
今年或将是新能源车的“大年”?
车企好不容易熬过3-5月的“至暗时刻”,国内车市总体在6月迎来曙光。与此同时,国家为了提振车市,促进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也频频出台,看似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6月已过一半,目前复工进度和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坡过程中,由于上海周边企业恢复较慢,长三角供应链停摆的余威仍未消散。不过业内对于下半年的车市都相对看好,叠加第三季度“金九银十”的传统,可能会有一定的报复性增长。
尤其是在新能源车市场,将会更加明显。当然,这里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芯片和电池能稳定供应给这些主机厂做配套。
如果供应链供给一切顺利,2022年或将是新能源车企大爆发的一年。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对下半年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显著提升,将较销量规模的扩大,更具指导价值。
另外,在市场逐步复苏的过程中,燃油车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的消费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具有较强的倾向性,燃油车从中受惠的力度仍较为有限。
根据相关预测,今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将有望超过500万辆。这个预测其实是有数据支持的,在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52.1万辆,而500万辆的销量预期意味着,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幅度将达到42%,市场渗透率可能会超过30%。
上一篇:
下一篇: